“社区吗?我媳妇的手被切伤了,血流不止,现在需要马上送医……”近日,家住文龙街道优山美地小区高风险楼栋的罗彬焦急地寻求帮助。文龙街道双龙社区“红色驿站”的党员志愿者王世康迅速拨通急救电话,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安全护送罗彬妻子及时到医院救治。
优山美地小区5栋出现阳性病例后,被划为高风险区。文龙街道迅速在小区里成立“红色驿站”,就地号召党员干部、教师、退役军人、热心居民组成志愿队伍,负责群众物资保障、心理咨询,把党建阵地搬到防疫最前沿。
11月15日夜间,在“红色驿站”连续奋战34小时的王世康刚刚躺下,微信群里突然收到一条信息,5栋有一名小孩突发疾病,需要就医。看到信息后,王世康从行军床上翻了起来,立即核实情况,联系文龙卫生院医生开展电话诊疗,并全程陪护送到医院就医。
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,“红色驿站”志愿者对楼栋中的重点人群进行摸排,分类建立孕妇、学生、独居老人、残疾人等台账,实行网格化分片、联系到户、责任到人,每天通过微信、电话收集群众需求,逐一落实办理,并提前做好预案。
“景川,5栋有名孕妇18号预产期,我们一定要把医院、手术、车辆等问题协调好,确保第一时间安全送达医院。”11月15日晚10点,按惯例“红色驿站”的志愿者们又“碰头”了,老党员黄万普正与大家一起商量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。
不会网购的单独送,上网课的学生优先安排核酸检测,孤寡老人每天询问身体状况……对群众存在的困难、问题、堵点,“红色驿站”逐一梳理制定预案。“心中有数,遇事不慌,做事不盲。”黄万普说道。
与此同时,“红色驿站”的志愿者们纷纷发挥自身特长,靠前战“疫”。文龙小学教师赵怒涛是“红色驿站”首批向社区报到的人员之一,他每天除了参与统一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外,还见缝插针向群众转发防疫心理指导手册、儿童心理调适指南,开展心理疏导。“既要解决米袋子、菜篮子问题,也要筑牢心理‘安全网’。”赵怒涛介绍,小区共有51名教师就地转为志愿者,分别组建心理咨询服务队和物资保障转运队,参与到“红色驿站”的工作中。
据悉,本轮疫情发生以来,文龙街道在抗疫一线建起11个临时党支部,3个“红色驿站”,设立235个党员先锋岗,划分77个党员责任区,党旗高高飘扬在防疫一线。